22日下午,位于扬州市四望亭路的江苏油田总医院内,举行了一场简单而不失隆重的书画赠送仪式。赠送书画的老者名叫张涛,家住扬州市江都区,75岁,江苏油田退休职工。张老说,15年前自己在医院做了肝移植手术,一转眼“第二次生命”已到第15个年头,生活很有质量,享受到了人生暮年的精彩,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成了美术家协会会员。这15幅作品是从自己去年以来的作品中精挑细选的,这么做没有别的,唯有感恩。通讯员 戚红祥 蒋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大红感谢信。
手术前几度生命垂危,肝移植手术后命保住了性格也变了
谈起当初那场对自己至关重要的手术,75岁的老人记忆犹新。他告诉记者,早在退休前,自己就被查出患有乙肝。2005年,病情加重,几度生命垂危。反复保守治疗已经没有太大的疗效,只有进行肝脏置换,才能保住老人性命。
“我当时万念俱灰,觉得命保不住了。”张涛告诉记者,当年为了活下去,他在医生的建议下决定换肝。2005年7月29日,张涛幸运地获得肝脏供体,当天晚上8点左右,他被推进手术室,开始了长达20个小时的肝脏置换手术。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了保证手术成功,当天晚上,时任主刀医生、医院现任院长贾玉清精心准备,10多位专家,加上护士、后勤人员等,近50人扑在这场关乎性命的大手术上。20个小时之后,7月30日下午4点,张涛被推出手术室,手术很成功。
张老赠画。
最令张涛难忘的是,手术结束后的20天里,友好医院的医生、护士、护工们全天24小时不间断地照顾他,为他细致检查、端茶送水、擦洗身体,陪他聊天。“我在医院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没有这些医生护士,就没有我的第二次生命。”老人回忆到这里,热泪盈眶。
谁也没有想到,如今在众人面前开朗健谈的张涛,肝移植手术前是个内向、胆小、易怒的人。张涛认为,自己术前术后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主要是对生命的重新认识:“前半辈子,每天像机器一样运转着。现在不一样了,也放下了许多东西。”
贾玉清院长给张老送花。
“重生”15年纪念日做想做的事:人生很短,恩情珍贵
张涛45岁的女儿张惠霞告诉记者,当天赠送医院的15幅书画,是从父亲去年以来创作的书画作品里精心挑选出来的,不仅父亲本人中意,还特地给他老年大学的书画老师“长了眼”,可以说是他最满意、最能代表他水平的作品。
记者注意到,张涛老先生的书画作品内容丰富,有花草树木,有昆虫动物,有秀美山水,风格清新,别有神韵,其中不少作品展示了积极向上的力量,绘画和书法相互交融,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怒放的红梅,报晓的雄鸡,挺拔的劲松,显示出生命的力量,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态度。
“尊敬的贾院长、殷院长和手术团队,15年前,你们为我做肝移植的情景历历在目。人生七十古来稀,活一天赚一天,我的第二次生命又过了十五年,手术后我康复得非常好,生活很有质量,享受了人生晚年的精彩,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看看电视、读读书报、聊聊微信、练练太极、写写书画,生活过得充实愉快,我还坚持每周上老年大学,学习感兴趣的知识,通过学习绘画,作品年年入展油田书画展,也入展了江都区书画展,成为江都区美协会员。”张涛在感谢信中写道,生命如歌,生命最贵,人生很短,恩情珍贵,救命之恩,终生难忘。
医护人员接过张老的心意。
“借手术康复十五年之际,我拿起手中的笔,怀着对恩人的深深感激,作了十五幅画,表达对恩人的最崇高敬意。”张涛写道。江苏油田总医院院长贾玉清表示:“看到他手术后恢复健康,还能有这么旺盛的精力,创作出这么多高质量的书画作品,这是我们最为开心的。”他坦言,医生和患者容易产生矛盾,医患关系紧张,是不容回避的问题,“我认为从医生来讲,还是要多一点换位思考,多一点仁爱之心,说把患者当亲人可能有点矫情,但多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多为他们着想,不是难事。你真的这样做了,我想患者也会真心尊重你。再说,医生也会生病,也会成为患者,因此,多进行这样的‘换位思考’也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