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51068688
当前位置:南京生活网  -  本地文章  -  南京新闻网

南京全面部署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

2020/9/14 22:46:06

评论:0

浏览量:947

作为人口达千万的特大城市和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社会治理如何匹配城市发展需求和百姓愿望?9月10日下午,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宣布围绕十大方面拓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探索实践。

表现出色被列入首批试点

经江苏省委政法委筛选、中央政法委审批,南京于今年5月被确定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一期试点地区。

早在去年12月,中央政法委就启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这次试点有三大目标,即实事求是探索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加强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被视为撬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支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次试点,在理念、思路和方法上本身也是一次全新的创新。中央政法委制定《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各地市申请试点前,对标《工作指引》进行自我评估,预计2022年可实现目标的,则申报第一期试点;预计2025年可实现目标的,则申报第二期试点。未列入试点的地市,则对标《工作指引》参与“同步起跑”。

未来三年,南京要“跑”在社会治理现代化前列,已有扎实基础。

南京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锦辉介绍,南京积极探索特大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实现路径“网格+”、全要素网格、大联勤网格化、“1+1+3”等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模式竞相涌现、各具特色;“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近年来,全市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法治建设满意度名列前茅,群众安全感进位明显,网格规范达标率持续排名全省第一,南京连续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在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小区的管理上,南京除了对3008个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实现有序管理,还率先实现对2276个无物业小区的封闭管理。对无物业小区,按照属地原则,由街道社区干部、社区民警、网格员、志愿者组成专门队伍,落实封闭管理等防控措施,确保疫情有效控制。

南京在划分全市12545个网格基础上,创新“网格+党建”“网格+警格”“网格+安全生产”“网格+小区”等一系列社会治理新形态,探索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推动资源在网格内联用、问题在网格内联治、服务在网格内联动。

在区级层面,南京先后形成网格化城市党建、全要素网格、大联勤网格化、“1+1+3”乡村治理等典型范式;在街镇层面,仙林街道作为社会治理网格化的发源地,探索形成了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仙林模式”。

南京创办网格学院、推出“三岗十八级”、组建政法网格员队伍等一批典型范式被充分肯定,市域社会治理相关经验做法被全国推介。

全面升级“大网铁”

南京将优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大幅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总人口50万,流动人口28万,每年12345、“数字城管”工单总数超10万条,这是南京江宁区东山街道的社会治理挑战。街道党工委书记许守江介绍,今年以来,街道花大力气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实现3件积案全部化解,省越级访数量压降64%。东山街道提升社会治理主要有3条路径,即:将进一步推动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织密综治网,推动多网合一;培育一支能力过硬的全要素网格员队合一;大力调动多元主体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

行政区是市域社会治理的核心板块。秦淮区是老城区,在全市率先打通市区两级社区治理一体化平台。秦淮区社会治理指挥中心能够随时、随机调取全区视频监控,并能直接调度区110、特巡警、17个派出所、6个警务工作站以及12个街道力量,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秦淮区委书记林涛表示,下一步,秦淮将常态化推进区委常委、街道班子、区街干部“三个下沉”机制,实现街道领导班子和社区书记“双指挥长”、机关干部与街道干部“网格双挂包”制度,全面增强社区网格一线力量,并继续推动力量资源下沉,今年年底前确保751个老旧小区和零散片区物管服务全部到位。

社会治理中的“大数据”作用至关重要,数据主要来源于市级大数据局。南京大数据局局长唐建劳介绍,目前南京政务网络和数据中心为全市110个单位和928个信息系统提供了统一的政务网络、云计算和云存储服务,正适度超前部署政务网络带宽和计算存储能力,“我的南京”APP实名注册用户数达到569万人。通过数字身份认证、统一支付、可信数据管理平台以及微服务平台等级能力建设,支撑政府服务从“广播式”到“精准化”转变,同时加快“随手拍”等功能开发,充分发挥公众力量、延伸社会治理“末梢触角”,共同参与社会治理。

目前南京大数据局以视频类数据为重点的“一网整理合数据”基本到位,以移动终端为重点的“一屏能观全局”技术框架已形成,以智慧消防综合应用平台为先导的“一体应急联动”实施方案已完成。

未来三年,南京市大数据城市运行综合平台将实现与市、区、街道三级综治中心管理平台的无缝衔接,针对不同场景,优化工作流程和相应算法规则,不断拓展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辅决策、智能监督促、智能服务、公众参与等应用,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智慧化水平。

人人动员延伸治理触角

进入试点,就意味着南京要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探索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做到一年见成效、两年抓攻坚、三年上台阶。

对社会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南京有着清醒认识: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处置和恢复能力还不够系统全面;涉军、涉学、涉房等社会矛盾依然突出,信访总量仍处于高位运行;新产业、新业态、新组织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的创新发展,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提出,要从新的起点出发,必须对标找差、扬长补短,创新实干、先行先试,不断提升社会治理首位度和竞争力,探索形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南京品牌。

重点是要围绕十个方面进一步拓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南京实践。

首先要加强党建引领,让政治保障更有力。要构建“大格局”,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确保“全覆盖”,党支部、党小组要建在网格上。要建设“强堡垒”,以社区(村)党组织为统领,实现网格工作站、党群服务站、社区(村)警务站(室)“三位一体”,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加强多元共治,让资源整合更充分。广泛发动“五老”、平安志愿者等力量,畅通“12345”等民意表达渠道。要强化“共同体”意识,发挥“同心圆”作用,主动向社会治理领域延伸触角。

此外,还要加强补缺补短,充分发挥2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和10万研究生见习岗位的促进作用,要在司法和执法中减少对企业运行的不必要影响,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加强风险防控,智慧赋能,加强减负增效,加强法治德治,加强心理服务,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注重对青少年、涉疫重点人群的人文关怀,防止发生个人极端事件。

南京将花大力气加强能力建设,让治理队伍更专业。人员上,要配齐配强专职网格员队伍,发展壮大兼职网格员、平安志愿者、政法网格员力量。机制上,要进一步规范网格员服务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工资增长和职级晋升机制。能力上,要继续办好全国首家“网格学院”、市域社会治理研究院,为全市输送治理人才、提供决策参考。

本报记者 颜 芳

本报通讯员 宁政法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发布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点击更换图片
看不清?换一张
热门内容:
17551068688
  • Q Q: 514237970
  • 微信: w17551068688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南京生活网”版权所有  |  ICP证:苏ICP备20033567号  |  技术支持:框分类信息系统(v2024.1)  |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