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51068688
当前位置:南京生活网  -  本地文章  -  南京房屋维修

我国健康扶贫取得阶段性进展:小病没负担 大病有兜底 江苏南京

2019/7/15 15:56:31

评论:0

浏览量:1396

原标题:小病没负担 大病有兜底——我国健康扶贫取得阶段性进展

  记者 白剑峰 申少铁

  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贫困户陶文芝患心脏病多年。两个孩子都在上大学,家里经济负担很重。去年,她在县人民医院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医药费共花了35924元,医保报销之后,个人自付仅5116元。“多亏有好政策,我才治好了心脏病!”陶文芝说。

  大病重病基本有保障

  为了解决贫困群众看大病难问题,安徽省级医院成立了22个大病专项救治专家指导组,确定131家定点医疗机构,明确了临床路径和按病种付费标准,逐一制定诊疗方案,逐人建立救治台账。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市级、省级医疗机构就诊,个人年度累计自付费用分别不超过3000元、5000元和1万元,剩余合规医药费用全部由政府兜底;贫困慢病患者1个年度内门诊医药费用,经基本医保等补偿后,剩余合规费用由补充医保再报销80%。

  近年来,国家卫健委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把防止因病致贫返贫作为主攻方向,研究确定了“三个一批”分类救治策略,即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症兜底保障一批,精准施策,全力推进,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贫困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且医疗费用负担大幅减轻,目前已有670万户因病致贫返贫贫困户实现脱贫。

  我国将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到25种,对慢病患者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1435万贫困大病和慢病患者得到基本救治和健康管理服务。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府兜底保障机制,实行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2019年上半年,全国贫困患者医疗费用个人平均自付比例控制在10%左右。

  近日,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制定《解决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工作方案》,全面解决基本医疗有保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所谓基本医疗有保障,主要是指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制度保障范围,常见病、慢病能够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获得及时诊治,得了大病、重病后基本生活有保障。

  力争消灭村医空白点

  “以前去镇医院看病,走路要一个多小时。现在村里也能看病,太方便了!”在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下溪镇珍珠桥村卫生室,52岁的贫困户罗大妈说。

  “罗大妈孩子都在外地打工,平时有个头疼脑热的,就会来这里。”珍珠桥村卫生室村医周伟超说,要是生病行动不便,只要打个电话,他就会骑着摩托去罗大妈家里。

  周伟超2016年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学校毕业后,留在珍珠桥村卫生室工作,是乐山市定向培养乡村医生项目的一员。

  乐山市从2013年起举办民族医士班,由市、县政府出资,依托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和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针灸学校联合办学,定向培养200名中专学历医学生。学生免费通过3年的正规中专学历教育,获得中医学中专毕业证书,毕业后全部回户籍所在行政村从事乡村医生工作。2016年7月和2017年7月,两批共200名毕业学员回到户籍所在行政村,实现了每个村配备一名村医,有效缓解了贫困民族地区农村群众看病难问题。

  今年5月以来,安徽省对70个涉贫县区的14022个行政村进行逐村摸排、反复核实,发现有168个村无合格村医,其中贫困村43个。安徽省启动实施“百医驻村”行动。从省、市公立医院选派优秀医疗人才,自7月初开始深入全省村医空白村驻村帮扶2年。每村派驻1人,任村卫生室负责人。首批从省属医院选派50人,解决最突出的贫困村问题,余下的由市、县、乡统筹选派,今年7月底陆续进驻。

  目前,我国已组织全国1107家三级医院“一对一”帮扶832个贫困县的1172家县级医院,建立远程医疗网络,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县医院诊疗能力。从2019年上半年健康扶贫动态管理数据系统看,94.5%的贫困患者在县域内得到妥善治疗。

  国家卫生健康委扶贫办主任、财务司司长何锦国表示,解决基本医疗有保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三大主攻方向:加强县医院能力建设;推进“县乡一体、乡村一体”机制建设;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力争到2019年底前,全面消除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

  综合防控治疗地方病

  近年来,我国加大贫困地区重点传染病、地方病综合防控力度,“靶向”治疗,成效显著。根据国家卫健委《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年)》,我国将符合建档立卡条件的地方病病人全部纳入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计划,统筹医保等措施,实施综合保障。目前,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动在贫困地区普遍落地。

  小罗今年6岁,来自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几年前,她在灵山县人民医院确诊为重型地中海贫血,一直无钱医治。今年1月,当地政府安排她去上海瑞金医院血液科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这是广西首例赴区外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目前,她已回到广西,主要以门诊复查、服用药物为主,各项检查指标稳定,恢复良好。

        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疾病。广西属地贫病高发地区,地贫基因携带率超过20%。重型地贫患儿需终身接受输血和排铁治疗维持生命,唯一的根治方法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然而,高达二三十万元的手术费用让许多家庭陷入困境。

  为此,广西成立救助基金,确定救助医院。一方面,广西红十字基金会通过设立广西红十字天使计划“关爱生命”地中海贫血救助基金,对14周岁以下困难家庭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实施救助,为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的患儿提供每人5万元的救助金。另一方面,通过协调国内医疗资源,确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作为地贫病患儿定点救治医院。广西还制定了《地中海贫血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开展重型地贫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救助行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力争到2021年,全区重型地贫胎儿出生率将降至万分之零点三以下。

分享到:
来源:人民日报编辑:荔枝甜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发布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点击更换图片
看不清?换一张
热门内容:
17551068688
  • Q Q: 514237970
  • 微信: w17551068688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南京生活网”版权所有  |  ICP证:苏ICP备20033567号  |  技术支持:框分类信息系统(v2024.1)  |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